北京专利转让合同律师

    北京专利转让合同律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利案件
    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的规定
    作者:北京专利转让合同律师   时间:2024/3/4 15:43:27   来源: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的规定

    包括如果存在着重复侵权或者是其他类型的侵权行为的话,那么应当适用于惩罚性的赔

    偿。

    1、重复侵权。对于重复侵权应当属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适用惩罚性赔偿,1般

    争议较少,但问题在于如何定义重复侵权。重复侵权应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

    的重复侵权仅指针对同1权利的再次侵权行为。广义的重复侵权则不限于同1权利及同1权

    利人,而是指对同1类权利的重复侵权行为。在确定侵犯商标权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时,

    不应限于狭义的重复侵权,广义的重复侵权同样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即侵权主体此前

    存在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商标侵权劣迹,无论再次侵犯的是否为同1枚商标,是否为同

    1商标权人的商标,只要是在同1种或类似商品上,或者关联商品上,同1侵权主体再次

    侵犯商标权并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均属于重复侵权。原因在于,商标的显著识别特性使

    得商标权的检索比其他知识产权容易,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有过侵权行为的主体应当负

    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此前的侵权行为理应使得侵权方对此类商品的市场状况有进1步的了解,有鉴于此前侵权

    的教训,善意的市场主体理应主动进行检索以避免再次侵犯他人商标权。因此,在相同

    类似商品的再次侵权,无论是否针对相同商标或相同权利人,在无充分相反证据的情况

    下,应被视为“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进而面对较之以往更加严厉的惩罚性赔偿。

    换言之,对重复侵犯商标权的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意在强化市场主体的商标专用权意

    识,同时严惩以侵犯商标专用权为业的情形。

    2、侵权者曾与商标权人签订过或涉及被侵权商标的许可合同、代理合同或产品销售合

    同,在合同履行期内,以及合同终止或解除后,从事针对该商标侵权行为,应当属于“

    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许可使用方、代理商或经销商,对被侵权商标十分熟悉,如果

    其从事侵犯该商标的行为,可以推定不存在过失的可能。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其主

    观心态应当认定为基于此前在经营中对商标的使用和了解,谋取该商标所蕴含的商业利

    益,即存在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邪恶动机”,较之普通故意主观恶性更强,应认定为“

    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同时需要指出,此类侵权行为在损害后果方面比其他普通主体

    的商标侵权行为更为严重,原因在于此类侵权者此前曾基于合同关系合法使用被侵权商

    标或销售过被侵权商标的产品,熟悉商品的销售渠道和特征,对消费者而言必然更加具

    有欺骗性,对被侵权商标的市场美誉度贬损更为严重。鉴于此类商标侵权行为侵权主体

    的主观恶性较强,对被侵权商标损害较大,应当对该类商标侵权行为适用保护力度更大

    的惩罚性赔偿,惩罚本次侵权行为的同时吓阻类似商标侵权行为再次发生。但并非所有

    与被侵权商标有关的合同均属于上述情况。合同性质应与商标的实际使用紧密关联,代

    理注册或对商标进行广告宣传等合同的签约方,虽然其对该商标较为熟悉,但因其此前

    未销售过标注有该商标的商品,不应认定为“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而仅为普通商标

    侵权行为。同理,仅仅与商标权人就许可合同、代理合同或产品销售合同进行磋商,但

    最终未签订协议,也不属于上述“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情形。1般民事方面的纠纷发

    生之后,所进行的赔偿的话,都是补偿类型的赔偿,但是有1些比较恶劣的侵权行为也会

    进行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类别当中是有1些惩罚性的,当商标等知识产权被认定为侵权,

    且多次侵权,没有悔过迹象的,就有可能会要求惩罚赔偿。



    高同武 北京专利转让合同律师
    电话:13691109767
    邮箱地址:1394355799@qq.com
    执业机构: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专业领域:刑事辩护、知识产权、民商诉讼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和东路20号正大中心2号楼